苯教,藏地原始宗教
苯教,藏文bon-po,音译‘苯波’或‘本波’,旧作‘’崩薄,亦称‘本教’、‘黑教’、‘巴恩教’、‘莲菩教’、‘凡神教’、‘奔布尔教’等;苯教是中国藏族本土的固有宗教。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由古象雄(藏文zhang-zhung,西藏西部古地名,汉籍称为‘’羊同)的约莫隆仁人辛绕米保切(又称敦巴辛绕)创建。在此之前,象雄原来就有各种原始的宗教仪式(即‘苯’)。
依据拉萨第五世活佛时的摄政桑吉嘉措所著的《白琉璃集》记载,苯教原有三大教别:即笃苯、迦苯、觉苯。
ráng fú
笃苯有 禳 祓 法、三十六种送葬法、八十一种镇压法等巫法。辛绕米保切在此基础上予以统一,创建了雍仲苯教(俗称苯教)。
之后,雍仲苯教往东传到吐蕃(今西藏)。但是,在吐蕃第八代赞普(即止贡赞普)时期遭到迫害。这是苯教历史上的第一次‘法难’。苯教史家将从苯教的始创到止贡赞普灭苯的这段期间叫作苯教前弘期。在前弘期,苯教的主要内容仅限于一些祈福消灾、祓祛邪恶的各种原始仪式。
相传辛绕米保切就将苯教归纳为恰辛(藏文phya-gshen)、朗辛(藏文snang-gshen)、斯辛(藏文srid-gshen)、楚辛(藏文vphrul-gshen)四个部分,并开始传播,在后来的苯教九乘教理结构中被称为‘四因本’,也就是前四乘的内容。
在止贡赞普死后,苯教又有了新发展;到了公元7世纪的第三十三代赞普(即松赞干布)早期,苯教一直是象雄和吐蕃的惟一宗教。在松赞干布吞并象雄后,并引进佛教,苯教才开始与佛教并存;构成了一种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的局面。
公元8世纪的中叶,第三十八代赞普(即赤松德赞)则采取了兴佛抑苯的政策,下令焚烧苯教经典,强迫苯教徒该宗佛教。这是苯教史上的第二次‘法难’。苯教史上将止贡赞普‘灭苯’到赤松德赞‘灭苯’的这段时期,叫作苯教中弘期。由于苯教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在此后的约一百多年里都未能复兴。
大约在公元9~10世纪之际,由于苯教伏藏的大量发现,揭开了苯教后弘期的帷幕。苯教有五大伏藏:北藏、南藏、卫藏、康藏、新藏。
在公元18世纪,安多嘉绒的苯教学者贡珠扎巴将其汇总编目并撰有《雍仲苯教遗训目录十万日光》。在公元19世纪,后藏苯教学者尼玛丹增,又重新编目,又将其分成《苯教大藏经》之《甘珠尔》和《甘珠尔》两部分。其中《甘珠尔》部分曾有金川(今四川阿坝州)版和绰斯巴(今四川阿坝州)版的两个版本(均已毁)。而另一部幸存的手抄本《甘珠尔》现已影印出版,有一百五十七部。另有一部《甘珠尔》亦在拉萨影印出版,有三百八十多部。在苯教史上,将赤松德赞灭苯以后叫作苯教后弘期。
后弘期虽然出现了大量的经典,在理论上也大大丰富了苯教的内容,但因佛教在藏区占有的主导地区,苯教只能在相对边远的地方活动和发展。
在藏义教法方面,苯教一致地将‘大圆满法’作为核心理论。此外,也有《什巴卓浦》和《噶巴》等传统文献及其释疏。后期,受佛教的影响,苯教也建立了自己的中观、量论、般若等系统。
在公元8世纪以后,苯教逐渐与佛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