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派

655

瑜伽行派,梵文yogācāra,亦称“大乘有宗”。瑜伽行派与中观学派并称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

瑜伽行派的“瑜伽”意为“相应”,是与理相应,属于“观”(即毗钵舍那);“行”指修持,此处特指禅定(即奢摩他)。通过止观思悟佛教“真理”,以证得大菩提、大涅槃。

此图是近代,《显扬圣教论颂》,纸本。

依据《显扬圣教论•成瑜伽品》解释:般若之“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因此派主张“万法唯识”,故亦名“唯识学派”。

此图是19世纪,藏东风格,无著尊者、世亲尊者唐卡。

大约公元4-5世纪时,瑜伽行派由无著尊者、世亲尊者创立,其著作主要保存在汉、藏文的译本中。其代表作有《二十唯识》、《三十唯识》、《摄大乘》、《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辨中边论》、《缘起论》、《大乘庄严经论》、《成业论》等八部。

此图是中国清代,弥勒菩萨唐卡。

瑜伽行派尊奉弥勒菩萨为始祖,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为经典依据。

此图是《解深密经》纸本。

瑜伽行派的学说要点是:

(1)“安立大乘唯识”,“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唯识二十论》)。离心识之外,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2)能够变现世界一切事物的有“三类八识”,即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总名“三能变”。

(3)心识各具有作为能见的“见分”和作为所见的“相分”两种主要职能,认识的发生即是“见分”取“相分”为对象的活动。

(4)根据唯识道理,用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自性”说,解释一切认识现象之有无、真假。

(5)把佛教修习的全部目的,归结为阿赖耶种子的“转依”,即用佛教的世界观取代世俗的世界观。

(6)在论证“唯识无境”和指导宗教实践上,进一步完成佛教名相分析系统,建立所谓的“五位百法”,并发展了因明的方法。

(7)提倡“种姓”说。“有情”的行为和果报,由种子决定;因为“种子”性别不同,决定“有情”有五种差别:声闻、缘觉、菩萨、不定和无姓。“无姓”指无涅槃法性,不能出离世间。但“种姓”是否绝对不可变更,其内部有不同解释。此派在论证唯识无境的命题中,充分运用认识的主体性功能和生理、心理在造境和取境上的若干机制。

此图是那烂陀寺遗址。

公元6世纪后,瑜伽行派以古印度那烂陀寺为中心,先后出现了很多学者,中国汉传佛教就有十大家,藏传佛教有四家。

可分为两派:

(1)唯识古学,以难陀法师、安慧法师为代表。难陀法师首先在“唯识无境”基础上提出见分、相分二分说,但认为相分无体不实在。安慧法师继承了难陀法师,进一步认为还有第三分“自证分”,且唯以此分为实有,其余二分“情有理无”。因二人皆否认相分的真实性,见分也无其行相,故其学说称“无相唯识说”。

此图是18世纪,藏东风格,陈那尊者唐卡。

(2)唯识今学,以陈那尊者、护法尊者为代表。陈那尊者首提“三分说”,护法尊者又立“证自证分”,成“四分说”。二位尊者都主张相分真实有体,见分取相分为境时,见分上会生起相分的行相,又称“有相唯识说”。这两家学说的论著,也多保存在汉、藏文译本中。

此图是《因明正理门论大疏钞》。

中国南北朝时期,菩提流支法师、真谛法师所传,属唯识古学。玄奘法师主要传译的是「唯识今学」,继承了陈那尊者的「量论」和「因明」;而加以发展的是法称尊者,由此形成着重研讨佛教认识的「论和逻辑」的学派,称为量论,在中国藏传佛教中保存最多,影响最大。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