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之东方阿閦佛

961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部佛”,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尊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也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也称“不动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阿閦佛”,梵文akshohya(“閦”音“触”)又名“不动”,又有“金刚不动佛”的称号。在藏传佛教与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五方佛)中的东方如来,代表“大圆镜智”。

19世纪,青海风格,阿閦佛的净土妙喜世界。阿閦佛居中,是东方妙喜世界的教主。此幅唐卡绘制的是阿閦菩萨从闻法、开悟、发愿、修行、证道乃至庄严国土之事。求生彼土的条件是广修六道善行和般若空观,同时诵经、礼拜亦可往生。往生之众生皆能速证阿罗汉、菩萨等圣果,无有退转。此幅绘画的特点在于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造型严谨,颜色对比强烈,借鉴了沥粉堆金的技法,布局层次分明。

“阿閦佛”是大乘佛教信仰中,东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非常庄严,有高大的七宝菩提树。阿閦佛信仰与阿弥陀佛信仰皆起源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不过在同属大乘佛教的汉传佛教中,另一位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较为人知。

18世纪,藏东风格,阿閦佛唐卡。阿閦佛居中,身呈深蓝色,着袒右式袈裟,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掌心上竖立一根五股金刚杵,跏趺端坐于双象托举的五色莲花宝座上,阿閦佛常坐在八只大象抬着的宝座上。身后有绿色的光和红色的背光。上方虚空之中示现无量寿佛及事部三怙主(莲花部观世音菩萨、佛部文殊菩萨、金刚部金刚手菩萨),下方绘有成双成对的瑞鹿,法台前置有八辐法轮和成堆的彩色摩尼宝,树林置于身后。阿閦佛的坐骑是大象(坐骑寓意可征服嗔念),成双成对的瑞鹿,代表着和谐、幸福和忠诚。布局严谨有序,主次分明,色彩以红、蓝、绿为主色调,颜色鲜丽,线条勾勒生动与流畅,颇有工笔画的细节。

据《悲华经》云,久远昔时删提岗世界中,有转轮王名叫无诤念,他的第九王子蜜苏在宝藏如来跟前发愿,修持戒行,成就净土,宝藏如来赐名阿閦,并授记他将于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时在妙乐世界成正觉,号“阿閦如来”,又据《阿閦佛国经》云,阿閦佛在成佛久远之前,曾侍奉大目如来(又译广目如来),后萌发“对众生不生瞋恨”的誓愿,即便为人所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是为不动。

18世纪,勉唐派风格,阿閦佛唐卡。阿閦佛居中,身呈蓝色,头饰螺发,肉髻高耸,宽眉丰颐,眉目细长,神情沉静内省,身披橘色袈裟,主尊的身后花卉簇拥绿色头光和粉色身光,具备佛的一切相好特征。主尊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手心托一五股金刚杵,跏趺端坐于双象托举的五色莲花宝座上。天界上空居中的白色身是金刚萨埵,顶上左右两尊是金刚持佛白色身是金刚萨埵及明妃,绿色身是不空成就佛及明妃。次下左右两尊是黄色身释迦牟尼佛和红色身阿弥陀佛。下方左右端坐两尊白色身大日如来和蓝色身药师佛,前方中站立的是红色身弥勒菩萨。背后有吉祥状的岩石,水从吉祥状的岩石中流出,下首绘制着象征七珍的供物:彩色摩尼宝、十字标相、象牙、圆形耳环、珊瑚树、三睛宝石、方形耳环、犀牛角。金刚杵是金刚乘坚不可摧之道的象征。象座代表征服最强的烦恼“嗔”,及所行无碍的大坚力。画面布局饱满,勾勒精细,色彩鲜明。

蓝色不动如来佛是中央和东方的金刚部怙主,其伴神是“能断灭‘嗔’”的金刚母,其主菩萨是金刚手。不动如来佛代表识蕴(或色)、空(或水)、嗔(痴)和大圆镜智。该神手结触地印,种子符号为蓝色“Hum”,与胸部的“意”相符,其标识是金刚杵。他端坐在大象宝座上。他生成了许多怒相神,如:密集金刚、转轮王、喜金刚、阎魔女、怖畏金刚、金刚橛神、觉钵神、摩诃摩耶和时轮金刚。

19世纪,藏东风格,阿閦佛唐卡。阿閦佛居中菩萨装束,身呈蓝色,头戴宝冠,面呈慈悲庄严相。报身佛的五衣八饰一应具全。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手心托一金刚杵,跏趺端坐于双象托举的五色莲花宝座上。上方虚空之中居中示现的是红色身的阿弥陀佛,左右两侧是蓝色身药师佛和黄色身释迦牟尼佛。法座前的功德池中有一微型僧人,表示被主尊救度的众生,僧人双手合十、虔诚膜拜;功德池中长出一株莲花上托有八瑞物:宝镜、皇丹、酸奶、长寿茅草、木瓜、右旋海螺、朱砂、芥子;法座前左右的地面上供奉着八瑞相:白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八瑞物象征着佛陀的八正道。八瑞相象征着好运。整体构图简洁我,设色和谐,主尊身后衬以重叠的山峦,又增添了画面恬淡冲融出的现实意境。

最早有关“阿閦佛”的汉语佛经是公元147年,由东汉月氏支楼迦谶法师译成汉语的《阿閦佛国经》,这部经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净土经典。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现了用健陀罗语书写的,涉及到阿閦佛的佛经残卷,它们属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书写时间在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间。《阿閦佛心咒》则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诵以求得渡的经典。
唐朝菩提留支所译的《大宝积经》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不动如来功德法门,善能受持,读诵通礼利,愿生彼刹者,乃至命终,不动如来为护念,不使诸魔眷属退转其心”。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