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

379

大乘,梵文mahāyāna,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是“大乘佛教”的简称,亦称“大乘教”。大乘自称可以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并成就佛果。

大乘佛教还贬斥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是“小乘”、“二乘”。

“大乘”一词最早出现在支谦法师(三国时期)译的《维摩诘经》,系统化则出现在竺法护法师(西晋时期)译的《正法华经》。《正法华经》也反映出当时就已经存有“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亦称“菩萨道”、“菩萨乘”)等“三乘教”的差别。

“大乘”是“佛乘”、“菩萨乘”的另一个称呼。“乘”的解释有二种:“一乘法,二乘行”。然“乘法”分三种,即经“教”、佛“理”、菩萨“行”;“乘行”是指闻、思、修等。

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有三个发展时期:

(1)初期大乘,约公元1-5世纪,集中阐述“假有性空”的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尊者、提婆尊者所创始的中观学派

(2)中期大乘,约公元5-6世纪,出现了以讲「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各类佛经,逐步形成由无著尊者、世亲尊者所创的瑜伽行派

(3)后期大乘,公元7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步衰微,密教兴起。

这三个时期的各派论著,大都保存在汉、藏两地的译本中,少数还有梵文本。

大乘是公元1世纪时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佛教思潮,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有了不少差别。

小乘把佛陀视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度世、达到常乐我净、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终理想。在义学上,小乘以解释人生现象为主,说“四谛”、“五蕴”、“十二缘起”,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大乘扩大为解释世界一切现象,将“缘起”归诸于“性空”或“唯心”,进而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在修习上,小乘着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神通等修养;大乘倡导以六度为基本内容的菩萨行。也使佛教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能适应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宗教。

公元10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近乎绝迹。从印度本土传出的大乘佛教,亦称“北传佛教”,主要是指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汉传佛教始于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由此形成了魏晋佛教的显学-“般若学”。鸠摩罗什大师传出“三论学”,佛陀跋陀罗、昙云谶等传出“涅槃学”,菩提流支、真谛等传出“唯识学”,大乘佛教占据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色彩。传至隋唐时期诸宗派形成,再也没有小乘流派出现;寺院僧尼所遵守的清规,基本是经由大乘改造。

大乘经典被称为“方广”、“方”等,或直接加“大乘”等字眼。在汉文译典中,分别纳入“三藏”中的,主要有《般若经》、《维摩诘经》、《宝积经》、《大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大日经》、《无量寿经》等。

现代学者再使用大乘、小乘的概念时,已经没有任何褒贬抑扬的意思。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