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传记

314

释迦牟尼,梵文śākyamuni,意译‘释迦族的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乔达摩,梵文gautama,巴利文gotama,意译‘瞿昙’,这是释迦族的姓氏,在劫比罗城和天示城等族裔,都被称为“释迦族”。

悉达多,梵文Siddhārtha,巴利文Siddhāttha,,意译‘悉达陀’,意为“吉祥”、“吉祥”,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ā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一切义成”。

“释迦”是悉达多所属的部落名称,是“有能勇”的意思,“牟尼”音译为“文”,意为“仁”、“圣贤”,按古印度当时的传统,“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乞食、离欲修道,修行成就者的称呼。

在《梨俱吠陀》诵诗中,曾记载过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祂蓄长发,著褐色脏衣,可风行空中,喝饮毒汁而无害。

“释迦牟尼”的音译就是“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在大乘的《华严经》中,将佛陀称为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又称“大日如来”。依大乘不同派系的见解,认为毘卢遮那佛是法身佛,释迦牟尼是应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三身说)。

据《八十诵律》及巴利文《中部•希有未曾法经》和《长部•大本经》中记载,摩耶夫人是在蓝毘尼园的无忧树下站立,生下了悉达多。

悉达多二十九岁时,他的儿子罗睺罗出生。悉达多外出偶遇了老人、病人、死人和苦修僧,悉达多生起了生老病死的苦恼,此次出行被称为“四门之游”。悉达多经常在阎浮树下沉思,始终得不到离苦之道。

悉达多在某个月夜乘马出家修道,为了寻求解脱之道,遇到了阿罗逻迦蓝(数论派上师),悉达多按照阿罗逻的教义、教规,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这种教义主张通过一系列的禅定修行,达到无所有处定的禅定状态(以色空识三者均无所有);后来悉达多跟随郁陀罗摩子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定)的禅定状态,悉达多认为这些远远达不到解脱的境界。

太子悉达多与五比丘,修苦行六年了,他们一起忍受饥饿、痛苦。悉达多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一位牧羊女救了他,并给了悉达多一碗乳麋用以充饥。悉达多自此意识到通过苦行是无法达到解脱。随后,悉达多又采取了中道修行,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坐在菩提树修行。

南传佛教记载,悉达多入定四种禅,得到三明,现观四谛十二缘起而成无上正等正觉

北传佛教记载,悉达多誓愿不成正觉,永不起身,直至第七日后的第七夜,天正晓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悉达多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

佛陀悟道后,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说“四圣谛”。耶舍长老(五比丘之一)的父母成为僧团的第一位优婆塞和优婆夷。舍利弗,目犍连在听完马胜比丘说法后,率三百弟子加入僧团。之后,大迦叶三兄弟,也率一千名弟子加入僧团;佛陀身边共有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随游行,他们都是僧团骨干,又称为“常随众”。

佛陀说法住世的四十五年,度化了许多弟子。祂为了度化众生,走遍全印度,其中主要以摩揭陀,憍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佛陀还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法,共二十五年。

据《阿含经》记载:佛陀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初“转法轮”,说“四圣谛”,以示转(初转),教转(二转),证转(三转),三次宣说“四圣谛”,又称为“三转法轮”。

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经》里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作为佛陀最初的教义。

大乘佛教认为佛陀在色究竟天先说《华严经》,但此了义教法很难领会,佛陀随后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渐次教授,使众生便入佛乘。

在《解深密经》中记载,佛陀在人间的“初转法轮”,先从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开始,说明众生的流转到烦恼的还灭,代表典籍是《阿含经》;“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体解世间一切法皆空无自性,认知到烦恼生死和涅槃,直至成佛以前的不证入实际,能在无数阿僧祇的时间中利益众生,使其入于无余涅槃,代表典籍是《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有些众生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的再分别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唯识方广诸经》、《如来藏经》、《妙法莲华经》,是以更显了的方式,说明般若经等开示的“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对“未种善根,未根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众生看来,这种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须以方便解释一番,才能浅显明了,能倍能解,究竟了义。

佛陀八十岁时,在毗舍离城的坐雨安居,宣布自己将在三个月后涅槃,并与众弟子向西北行走。之后,佛陀食用了铁臣纯陀(又译准陀真达)贡献的世间栴檀树后重病发作(南传佛教记载是痢疾,北传佛教记载是背痛)。佛陀走到拘尸那揭罗-耶跋提河的岸边,让阿难比丘在两棵娑罗树的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深夜请求佛陀为他开示,终成为佛陀住世的最后一位弟子,须跋陀罗先于佛陀圆寂。佛陀在娑罗树下涅槃,火化后的舍利,被摩揭陀国王-阿阇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分别带回各自王国,建(即舍利塔)供养。

在佛陀涅槃后的坐雨安居,大迦叶比丘率五百阿罗汉,在王舍城外集会,合诵经典;由持戒第一的优婆离比丘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比丘诵出经藏,这是佛教的第一次集结,形成了经、律、论三藏。佛教在阿育王时期,传遍了全印度,对外传播到了斯里兰卡、金地等地。

35 The War over the Buddha’s Relics, South Gate, Stupa no. 1, Sanchi, photograph by Anandajoti Bhikkhu

南传佛教将佛诞日、涅槃日定为同一天(即卫塞节),在新历五月的满月,就是农历四月十五日。

汉传佛教将佛诞日定在农历四月初八,佛陀出家日定在二月初八,成道日定在十二月初八,涅槃日定在二月十五日。

正月初一是佛陀降伏天魔的日子,华北相传,为了人世间的和平,除夕夜升上第六天,并克服第六天的大魔王,将法轮传承给弥勒佛

佛经记载佛陀拥有三十二大夫相,又有八十种好,佛陀因具足大丈夫相和福泽亲族眷属,而常被比喻为公牛王,翻译为牛王,佛法也常喻牛王正道

在佛陀时代之前,原始印欧人遗留下来的信仰,被称为婆罗门,他们不怕死,并认为战死后,就可以荣升天堂,婆罗门的仪式及赞美诗都收在《吠陀》。梵文是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唯一的语言,负责宗教的仪式称为“婆罗门”,负责战斗的武士阶层称为“刹帝利”。

在印度东南部的居民,信奉当地的本土宗教,代表人物是沙门,他崇尚出家苦行,原野独居,修道时不结婚生子,端坐不动以求进入禅定,他们不信吠陀的神祇及升天之说,但相信轮回,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苦行而得到解脱。在《梨俱吠陀》里所说的“牟尼”就属于这种沙门。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纪,古印度兴起了《奥义书》的信仰,他们相信轮回业报,崇尚禅定苦行,也相信古婆罗门的经典,追求梵我合一。《奥义书》信仰以秘密传授的方式,仅流传在刹帝利阶层中,后引发婆罗门阶层的不满,认为宗教不能由他们独占,在后世,逐渐形成了婆罗门六派信仰中的数论、瑜伽二派。

此图是佛陀三十五岁等身像。

佛陀主要活动范围在憍萨罗国、摩揭陀国和毗舍离国,佛陀说法时所用的语言,极可能是摩揭陀语。佛陀涅槃后,他的弟子们编纂佛典所使用的语言,也应是摩揭陀语。而巴利文只是上座部为了记录佛陀讲经之用,整体的经文没有连贯的逻辑与思考。

佛陀拒绝弟子依婆罗门的传统,以梵语作为统一的传教语言。佛陀允许弟子使用自己的方言,来持诵佛陀所授说的教法与经律。

公元十二世纪后,佛教在印度杜绝。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