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

442

慧远,他生活在公元334年-公元416年(或公元417年),他是中国东晋时期的僧人、佛教思想家。

据《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高僧传》卷六、《弘明集》等记载,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今陕西宁武)人,家世不详。

慧远十三岁时,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他博综六经,尤其善长《老》、《庄》。

二十一岁时,慧远与慧持一起投奔在太行恒山(今河北阜平)传法的名僧道安,由此落发为僧。其后跟随道安一起南下襄阳,大约居住了十多年。

因为前秦的苻丕围堵了襄阳(公元379年),于是道安分遣自己的徒众,慧远经由荆州来到寻阳(今江西九江),而停留在庐山。

东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慧远先后住留在西林寺、龙泉精舍、东林寺,直到他去世,“三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世称“庐山慧远”;他的佛教事业,主要是在这个时期成就。

当时正值东晋权力斗争的时期,与北方诸秦的对立也没得到缓解。慧远对于各种政治势力不即也不离,不疏亦不附,均获得一致的尊崇与扶植。比如掌握军政大权的荆州敕史殷仲堪,诛杀殷仲堪图谋篡权的恒玄,参与声讨恒玄的何无忌,以及晋安帝本人,甚至还有公开造反败杀何无忌的卢循,而后讨伐卢循、取代晋王朝的刘裕,他们都与慧远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即使在北国新建的后秦-姚兴,也再三“致书殷勤,信饷连接”。庐山佛教成了当时唯一能够联结南北各族、交接各种势力,而保持宁静的文化基地。

慧远在中国佛教思想的建设上,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人物。他与戴逵「论因果报应」,与何无忌「辩僧侣袒服」,与恒玄争「沙门不敬王者」,力图使佛教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自在的地位。

慧远也与鸠摩罗什论色、论法、论法身,谈空说有;支持佛陀跋陀罗的禅法,提倡西方净土,并力图糅以传统的思想观念,使得佛教逐步按中国化的方式向前发展。

慧远将佛教分为二种:“一种处弘教,二种出家修道”。“处俗”与“王制同命”,即不容与传统伦理和社会道德有差异;“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这是佛教的律仪与世俗礼数差别不同,彼此不能混同,但是也不妨害“协契黄极,大庇生民”这又与“处王侯之位”者相同的根本宗旨。用“方外之宾”来定位自己的身份,将“协契皇极”作为自己的社会职能,亦成了中国佛教此后遵循的主要信条。

慧远跟随道安在襄阳时期,主要讲习「般若学」。但他不是就经讲经,而是“引用《庄子》义为连类”,他是“格义”派的大家,他的儒学造诣很深,曾讲解《丧服经》。慧远完全是用中国的传统思想,来诠释外来的佛理。

慧远在庐山时,重点组织译介“阿毗昙”、“达磨多罗禅法”。“阿毗昙”是他质疑鸠摩罗什的大乘空宗,坚持自性实有,“定己性于自然”的佛典根据;“达磨多罗禅法”开创的是禅宗自诩“教外别传说”的先河。其“于寺内,别置禅林”,也被禅宗视为禅家的典范。其“于精舍无量寿佛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被认为是净土宗的始举,后人记载有“十八贤”、“百有二十三人”参加,并命名为“白莲社”。

慧远的主要理论成就,是改造了城外佛教的“无我”说,给中国佛教确立了“神不灭”的根本观念。

“形靡神不灭”的思想,在中国的早期译籍中已经存在,到了慧远,始终是以自觉的、系统的论述。他支持这一观念的,主要来自《庄子》的“以人为羁,死为返真”。

“神不灭”说特别受到中国儒家的赞赏,因为神识不死,也为祭祖尽孝提供了根据。但是就慧远本身而言,“神不灭论”是为“三世轮回,因果报应”和“西方净土”的存在作解释。

慧远著作的《法性论》“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说明“泥洹常住”,涅槃即是永恒。这也使佛教全面的转移到有“我”的基础上,给《大般涅槃经》类似弘扬“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创造了思想条件。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