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宗,又称“念佛宗”、“莲宗”、“莲门”、“净宗”等,是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是唐代的善导。因为是专修死后往生弥陀净土的法门而得名。
净土宗依据的主要经典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论师的《往生论》。
大乘佛教认为,净土是与现实、世俗世界相对立的佛国。一佛一净土,佛无量,净土也无量。
其中佛国影响较大的有三个:一、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净土;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陀净土之说最后出现,它吸收了以前的净土思想,自称是“最安乐幸福、修行方法最易、往生最保险的住所”,是大乘净土思想发展的总结和高峰。
传入中国的净土信仰,主要是弥勒信仰和弥陀信仰。据《法苑珠林》卷四二引《冥详记》记载,西晋阙公则及弟子卫士度已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关于弥陀信仰的最初记载。东晋慧远提倡弥陀信仰,传说他在庐山邀集僧俗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弥陀净土,后世据此多奉他为净土宗初祖,并称净土宗为“莲宗”。
但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净土信仰的主流是弥勒信仰。北魏的昙鸾著《往生论注》,把弥陀信仰改造为中国的净土学说,为后世的净土宗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代-道绰继承了昙鸾学说,并有所发展。他的弟子善导著述了《观无量寿佛经疏》、《往生礼赞偈》、《观念法门》、《法华赞》、《般舟赞》等,以“称名念佛”为主,逐渐建立了完备的净土宗教义及仪轨;在长安光明寺传教,风靡天下,由此形成了“净土宗”。
弥勒信仰在民间的势力尤大,特别被瑜伽行派信仰,在中国的有关派别中流传,唐代以法相宗为最;又往往被用来作为造反的旗帜,到元、明、清更被用来发动农民起义。作为宗派的“净土宗”,则专门是弘扬弥陀信仰。
善导之后,弘扬弥陀信仰的名僧有慧日(慈憨)、承远、法照、少康、怀感等。由于净土宗的修行简易,在唐代中期以后广泛流行。
五代以后,逐渐与禅宗融合,普及在佛门,却深入在民间。明、清时期,形成一个“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局面,可以说佛门即净土,净土即佛门。
“阿弥陀佛”也成了佛教各宗派的共同信仰,亦是中国民众重要的崇拜对象。
按照净土宗的教义,“末法时期”不管大乘、小乘,禅或教,显或密,都凭“自力”的修行以求解脱,一概为“难行道”,难以成佛。唯有念佛一法,凭“他力”(佛力)往生弥陀净土,是“易行道”,可通佛国。
弥陀净土是一个极乐世界,那里安乐自由,没有任何自然灾害,衣食住行都可随心所欲,悉能满足;也没有任何社会压迫,自佛至众生一律平等,和平友好,助人为乐;众生身无苦难和疾病,寿命无量,心无烦恼和杂念,一心向佛,都是身心健康的菩萨。这是世俗社会理想的佛国化。求生净土者只须念佛,在“实相念佛”、“观想念佛”和“称名念佛”三种念佛中,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认为“阿弥陀佛”四字或“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包含万德。众生信仰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口称佛号,佛便浸入众生内心;众生因此而觉醒,否定自己而到达佛的世界。众生无力,佛力无边;众生由名号而与佛联系起来,仗佛力而往生净土。
随着净土宗的普及,它的内部思潮日趋复杂,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从而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
1、慧远派。主要取“观想念佛”之法。此法就“教”而言,有“入三昧”、“见佛”和“往生”三个步骤。即用观想之法收摄乱心,达到穷玄极寂、体神圆融的境界,称“入三昧”。入三昧能见到佛界,称“定中见佛”,由见佛而能往生净土。就“力”来说,以弥陀为应身,净土为应土而非真净土,故“往生”实则“无生”。就“机”来说,认为凡夫不能往生报土,只能往生事粗净国(事净土)。这是重悟解的流派。
2、善导派,即昙鸾一系。以弥陀净土为报土,即真实的净土。认为九品俱是凡夫,都能往生。又专注称名念佛之法,认为无需悟解,只要念佛名号,即可凭佛愿力往生净土。这是面向一切凡夫简单易行的法门,体现了净土宗的主旨。
3、慈憨流。主张禅净双修、戒净并行、教禅一致,大体是以法相宗为依据,企图融合教、禅、净、戒而归于净土的综合派。适应三流之分,净土宗又有三根之说,认为慧远流以吸收上根者为主,善导流为下根者所设,慈憨流的主要对象则是中根者。实际上,善导流始终是净土宗的主流。
净土宗本是一个学派,并不是宗派。因为它没有严密的僧团组织,也没有师资授受的法嗣制度,所以它也没有祖师世系。
在《乐邦文类》卷三记载,净土宗六祖的谱系,即慧远、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颐。南宋-志磐《佛祖统记》卷二六则改为七祖,即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明清之时,是在七祖的基础上,推崇云栖为第八祖。清-道光中期,悟开《莲宗正传》推崇智旭为第九祖,省庵为第十祖,彻悟为第十一祖。民国时期印光法师改推行策为第十祖,省庵、彻悟递降为第十一、第十二祖。印光法师圆寂后,被其门人推为第十三祖。
公元12世纪时,日僧源空据善导《观无量寿经疏》,著《选择本愿念佛集》,倡导“称名念佛”,建立了日本的净土宗,尊奉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为中国的祖师。他的弟子亲鸾著《显净土真实教行信证文类》,创日本的净土真宗,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祖师。
公元17世纪时,越南的竹林禅派也受到净土宗的影响,分出了莲宗,主张“禅教双运”,实修上专念弥陀名号,与中国宋、明以来的禅教净融合的潮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