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佛教的顿渐之争

562

汉、藏佛教的顿渐之争,又称顿渐之争,中国藏传史事。

藏传史上的顿渐之争,发生于公元8世纪末叶的吐蕃王朝,是汉地传入的禅宗与印度传入的中观宗之间的一场斗争,这两种的思想都起源于古印度,同属大乘佛教,由于传播时在不同地区,经过长期的、相互隔绝的独立发展,两者差异较大,再加上语言不通,翻译未能诠释原意,使得这场争辩未能成为心平气和的讨论,并逐渐发展成一场势不两立、甚至生死相搏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也隐约看到了吐蕃上层内部的两种政治势力因素。

此图是19世纪,西藏风格,赤松德赞唐卡。

公元781年,即吐蕃赞普墀(音赤)松德赞占据沙洲(敦煌)那一年,在沙洲将汉僧-摩诃衍那(大乘和尚)迎请到拉萨传法。摩诃衍那力倡禅宗,称为“独灵剂白法”,著书五种,风靡一时。

赞普王妃-没庐氏等贵族妇女三十余人师从摩诃衍那出家。这使得原在吐蕃佛教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中观宗一系-寂护等受到排挤,他们不服,赤松德赞也尝试调解,但是无效。

随后,寂护从尼泊尔请来自己的大弟子-莲花戒。

此图是19世纪,寂护唐卡。
此图是莲花戒。

公元792-794年之间,汉、藏双方在桑耶寺进行辩论。当时的藏语对于这两派的名称,直接采取汉语的“顿门”、“渐门”,后加一个藏语的人称语尾“巴”字。

此图是桑耶寺。
此图是中国西藏,山南,桑耶寺,乌策大殿。

辩论的结果由赞普裁决。

藏文史书中说是渐门巴获胜,顿门巴失败,献花认输,其教法被禁止,汉僧被遣回。

而据敦煌发现的汉文资料《大乘顿悟正理决叙》则说是辩论结束后,两派并行,并非一兴一废。

此图是敦煌出土,王锡撰《大乘顿悟正理决》。

后来,摩诃衍那离开拉萨,回到了沙洲,他的五种著作绝传;莲花戒的著作被列入《丹噶宫目录》和《丹珠尔》之中,从此内容来看,确实是渐门巴占了上风。

此图是《甘珠尔》。

但是,顿门巴并未绝迹,摩诃衍那在沙洲仍被尊称为“国德”、“蕃大德”,继续传授顿门教法。

之后,在宁玛派(大圆满法)、噶举派(大手印法)、息结派所传的内容来看,禅宗在藏传佛教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