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206

菩提,梵文bodhi,又译为“道”、“智”、“觉”、“知”等,意译为“觉悟”,即了解事物的本质,脱离了生死轮回,从而进入涅槃的觉悟和智慧。

“道”是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是指通达涅槃、成佛的路。小乘佛教的经论多与道谛(四谛之一)的“道”相通,是对佛教全部修习的概称。

大乘佛教时期,将“菩提”分了多种,即佛道、声闻道、辟支佛道,把佛功德中的菩提称为“无上菩提”,即“阿耨(音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菩提”被视为只有佛陀才能证得的觉悟,是成佛的根本标志,以成佛为目的,追求“无上菩提”的众生,称为“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于是以“菩提”为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成了“菩萨”的根本性格和“菩萨行”的全部内容。

当时是将“菩提”当作“般若无知”的“智”,还原为梵文的“末伽”和“菩提”两个词;以“末伽”之道作为修行之道(因位),“菩提”之道作为修行获得的圣果(果位)。

唐窥基在还原“觉”的本义时说,“觉”,即“觉法性”,“法性”指的是“真如”,是所觉的客观对象,“菩提”是能觉的主体;“真如”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菩提”是阿赖耶识中先验本有的“种子”,其有或无及显现的程度因人而异,这两者的差别不容混淆。

在《大乘起信论》中将“觉”与“如”、“智”与“理”统一于“一心”中,并以“本觉”规定真如和正理的内涵,被中国佛教诸宗派所信奉。

在《大智度论》卷五三,将菩萨行的“菩提”分为五种:

(1)“发心菩提”,于生死中为求菩提而发心;

(2)“伏心菩提”,所伏烦恼心,行诸波罗蜜;

(3)“明心菩提”,观三世诸法,“得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般若波罗蜜相”;

(4)“出到菩提”,由般若“方便力”,得无生法忍,达到“萨婆若”(一切智);

(5)“无上菩提”,“坐道场,断烦恼习”,即成佛所得者。

以上五种,以“般若”作为“菩提”的核心,代表了般若中观派的菩提观。

瑜伽唯识派将“菩提”视为断“所知障”所证,与断“烦恼障”所证的“大涅槃”,合称为二“转依果”,并将内容扩展为“四智相应心品”,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作为“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的基础,彼此发挥着相应的神用(见《成唯识论》卷一0)。

其他经论、学派对“菩提”,也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分类,在《法华经论》中载有“法佛菩提”、“报佛菩提”、“应佛菩提”三种,以相应佛的法、报、应三身之说,称为“三佛菩提”、“三身菩提”。在《大乘义章·无上菩提义》中的“方便净菩提”和“性净菩提”,详细叙述了“佛性真心”与修习众德的相互关系;确立“应化菩提”与“真实菩提”,说明佛自身所证菩提与教化众生所用的菩提。

天台宗确立了实相、实智、方便等三种菩提,与法身、般若、解脱的三德相应。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