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
道安,中国东晋时期的僧人,公元314年-公元385年(生卒年),俗姓卫,他是中国佛教的思想家、毗昙学者、中观般若学“六家七宗”之“本无宗”的先驱代表,他也是净土宗创始人-慧远的师父。
道安是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孤儿,十二岁时出家,天资聪明,外貌丑陋;起初他师父是“以貌取人”,不器重他,而是让他从事了三年的农田粗活,道安在劳作中还是不忘读经,背诵经文时也一字不差,他师父被震惊了。道安学成后,前往后赵-都邺(今河北临漳),师从佛图澄,此时的道安已经拥有了大批弟子,号“漆道人”。
后秦太宁元年(公元349年),石虎猝死,北方地区战乱频起,道安随即率领徒众离开都邺,因此走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先来到获泽(今山西晋城)山区,再上雁门郡飞龙山(今山西浑源),转上太行恒山(今河北阜平),他受到武邑太守的邀请又回到了冀城。这时,前燕再次大乱,道安遂决定进入王屋内林山(今河南济源);不久,他又渡河前往陆浑(今河南嵩县)山栖,然而战乱、饥饿依旧,他继续率领徒众数百人南下,来到新野时,他们聚众共议,并作出两个决定:一、依靠国主,将佛教“法事”安置在国家的保护下;二、分张徒众,继续扩大宣教地区。
公元365年,道安受到东晋名士-习凿齿的邀请,率徒众四、五百人,一起进驻襄阳。
在北方的这些年月里,道安一直都在研习安世高流传的“禅数学”,并撰出了《阴持入经序》、《人本欲生经序》、《了本生死经序》等,当时的道安充满了悲观厌世和禁娱思想,所修的禅法,也都是在为出世和禁娱服务,他到了襄阳后,生活条件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道安所讲的经典,都集中在《放光般若经》,道安在襄阳的十五年里,一直都与官僚文士相有来往,他每年都会讲二遍《放光般若经》。
事实上,道安也同时研习《道行般若经》,由此形他的般若学,他还撰有《道行集异注》,是与《放光般若经》作比较的著作,现只存有经序。他的观念与禅数学中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他把永寿、真人、世雄视为朽种幻梦,但又认为法身、如、真际为真实,他把般若的精髓确定为“善出无生”;一般称他主张“本无”,弟子睿泽说他提倡的是“性空”,不过,他仍然保存有“识神”之说。
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前秦派兵攻陷襄阳,道安被送往长安,受到苻坚的欢迎和礼遇,一时成为贵族子弟学文请益的导师,他被安置在五重寺,僧众数千人,他利用国家力量,集中于译经。除《大品般若经》的补译外,主要是说一切有部的论著,即《阿毗昙》类,研习此类论著,后来形成了一股思潮,称为“毗昙学”,道安是首创者。与之相应的还有关于《阿含经》的译介和有关戒律类佛籍的翻译,这都属于佛教的基本建设,也就是在介绍有部论著的期间,道安接受了上生弥勒的信仰,期望不离世间而能从弥勒问学,开创了上生弥勒的信仰。
道安在中国佛教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即:
一、整理佛典和有关文献,编纂《综理众经目录》,开创了中国佛籍的目录学;
二、组织僧团,制定了僧尼轨范、佛法宪章,规范内部生活和斋忏仪轨,统一僧尼姓氏为“释”,加速了独立的僧侣阶层的形式;
三、确定了上依国主、下张徒众的佛教传播方式,为后来佛教所依准;
四、确立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原则,对中国的译经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他在南、北两地的活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和了解。
孙绰赞道安为“飞声汧陇,驰名淮海”,西域尊道安为“东方菩萨”,时人称他为“印手菩萨”。
因为道安曾劝阻苻坚不要与东晋战争,史学界均认为这是件大事,他的弟子众多,慧远是他思想的主要继承和发挥者,尽管在信仰上,师徒两人意见不一。
因为道安对中国的佛教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鸠摩罗什大师推崇他是“东方圣人”,在当时也有“弥天释道安”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