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婆舍那

1088

毗婆舍那,梵文vipaśyanā,音译为“观”,与奢摩他是修行禅定的两种方法,也是三无漏学中的慧学,它通常是指三辨识,即无常、苦、非我,是上座部佛教传统上的诸行三相,是一切共存的三个特征(即共相),也是大乘佛教上的空性和佛性。

毗婆舍那的理论依据是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心所、五取蕴、十二处)的四个面向,培育持续、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并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是由五个要素(五蕴)组成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有恒常的身体(无我)等三相。

通过对实相的了知,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的习性反应,而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只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毗婆舍那属于三学中的慧学,前两学是戒学(道德生活的准则)、定学(专注力的培养)。

此图是现代,苯教传承,六道轮回唐卡。

的音译是般若,它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毗婆舍那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甚的智慧做为里程碑(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来讲,佛教修行可以视为是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是所谓的涅槃。

毗婆舍那是一个非常单纯且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借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中的实相,其中没有信仰或想像的成分。

完整的观察修行必须包含三个部分,①五戒,使达到基本的平静,②正定训练心的专注,使心可以稳定且持续地专注在某个对象上(所缘或业处),经过适当的训练,在获得某个程度的专注力后,③再进行的开发,以高度敏锐的心力,不带价值地判断(无分别),客观地观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获得真正的智慧(修慧),这个架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中,它的威力远超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能够改变身心失衡的行为模式,化解掉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惧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毗婆舍那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具有的刹那生灭、无常、苦(不满足)和无我(无自主性)的真相,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理智上的了解,而是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在身、心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只有透过持续不断的修习,禅修者才会发现,所谓的我,不过是五蕴不断变迁、流动的现象,身体本质就是由无数的微粒子组成,这些微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表面上看是纯然、波动,心理的本质是不断刹那生灭,可在身心中,却找不到坚固不变的实体,有了这种体验后,自我的错觉才能消解。因为观察的对象(身、心)和现象(无常)是一直存在,所以理论上,毗婆舍那的修习是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进行。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必须要由富有禅修经验的老师前来指导。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