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

473

止观是止(奢摩他)与观(毗婆舍那)的合称。在汉传佛教宗派中的天台宗特别重视止观,天台宗又称为止观宗

止与观,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如实观察一切法,属于又称为,体性静,属于又称为,体性。止息一切外境妄念,专注于所缘为定,正见如实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为观慧。三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是定慧等持的禅法。空、无相与无愿是观慧所修,三昧是心的定力。

如果只修观不修止,会定力微劣,心晃如烛火在风中摇曳,不能明见真实义,这时需要修止;如果只修止的定力增上,不能明见真实义,这时也要修观,应该不偏修习止与观,住于平等舍,而止观双运。

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

止与观,一体而不二,又称为止观不二,止息一切境界散乱相,息心静虑,即为,分别因缘生灭相,推寻检析观心分明,即为。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或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

止观的修行方法大多见于从西域、天竺东来传法(或西域求法)的僧人汉译的禅经、禅要中,经由当时禅师的修行实践与指导阐释,使得禅法风行一时。

中国早期关于习禅者,留下的资料较少,师承不明,早期的禅经汉译者,主要是西域僧人-安世高和竺法护。

按照道宣律师在《续高僧传》所述,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译介了很多禅籍,这是禅法(止观)在中国流传的开端。对于禅法的师承,慧观和庐山慧远都是最早的重视者。习禅的方式,以慧远的结社念佛群修和僧群静室坐禅独修为典型。禅法流行的区域和代表人物有长安的罗什、淮北的昙影、道融、江东的智严、慧观和庐山的慧远等。

在北朝、隋代,流行四类禅法,一、以僧稠、僧实为代表,是北朝禅法的显学,僧稠所传以五停心、四念处为主;二、以达摩为代表,在民间流行,提倡大乘壁观(指心如墙壁)、二入四行;三、天台宗的禅法,慧思、智𫖮的法华三昧圆顿止观;四、流行在晋、赵等地的头陀行,这四类体现了禅法的多样性。

隋代,僧稠系的禅法衰落,天台宗的禅法兴盛,构成了地位交替。

唐代,禅宗的禅法逐渐盛行起来,六祖惠能传法后,流衍出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并留下许多的语录、诀要、偈颂。

华严宗的澄观、宗密融会华严与禅宗,主张“教禅一致”,后来盛行于辽与西夏。有些禅宗僧人还会借华严义理来阐扬禅宗禅法(参禅),在宋代、元代临济宗杨岐派还有部分禅僧。

唐代中叶,金刚智、善无畏等传密宗禅法,即是唐密的止观。

此图是中国唐代,新疆,阿艾石窟壁画。

天台宗的三种分类,都属于大乘圆教

  • 渐次止观,持戒修定,渐次悟入实相。
  • 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实践顺序亦不定。
  • 圆顿止观,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修“四种三昧”。

因为六妙门是不定止观,修此法门,能至涅槃,所以称为妙门,即数息门、随息门、止门是定,观门、还门、净门是慧。

法华三昧是《摩诃止观》诠释的圆顿止观,其中是一乘十观,指观心具十法门的内容:(1)观不可思议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观,(4)破法遍,(5)识通塞,(6)修道品,(7)对治助开,(8)知次位,(9)能安慰(安忍),(10)无法爱(法执)。一乘十观以观不可思议境为核心。不可思议境的具体内容是指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观法是“一心三观”(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在所缘境中,阴界入境为所缘,是凡圣所共有、常自现前,余下九境是待境现前时才作为所缘境。

《法华三昧行法》、《法华安乐行义》记载了修法华三昧的方便及正修行之法,是天台宗四种三昧的主要行法。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天台宗止观入道枢要,以圆顿止观为依归,阐述渐次止观的精要,与《禅门要略》同为修习止观的要略。

华严宗止观十门十重唯识的观行,十重唯识初三初教,次四终、顿教,后三圆教中别教,具十门圆教中同教。

会相归性门:心行称理,摄散名止。

依理起行门: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理事无碍门: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理事俱泯门: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心境融通门: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两殊。

事融相在门: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诸法相是门: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即入无碍门: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帝网重现门: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

主伴圆备门: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华严宗以心、境圆融不二,诠释止观

华严宗的五教止观,约教判由浅至深。若直显华严止观“性起”奥旨,则为《法界观》:事法界、理法界(真空观)、理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观)、事事无碍法界(周遍含容观),《妄尽还源观》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举此六门通为一观,《普贤观》明华严经菩萨止观,《华藏观》观察华藏世界相等等。

按《华严游心法界记》阐述,欲入华严三昧(一乘圆教止观),解门有两种,一、缘起相由门,二、理性融通门。前者是的显示法法间的无尽缘起,后者就说明空有圆融无碍。行门则于解门中,审谛取之。先令识妄念,后依解门摄念成观,终至无念处亡言绝解,以念智照无相境。久作纯熟,心不失念。

在《华严五教止观》中提出三种入道方便,一、征令见尽,令其亡言绝解,二、示法令思,剥颠倒心和断执,三、显法(遮情、表德),离言绝解。

法相宗的《瑜伽师地论》中,有四种所缘:

遍满所缘 ,有分别影像 、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

净行所缘 ,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即五停心

善巧所缘 ,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等五类善巧

净惑所缘,观下地麁性、上地静性,暂断烦恼(世俗道);观四谛,究竟断烦恼(出世间道)

在《瑜伽师地论》中有修瑜伽行的成就状态,即指诸缘影像(意识中显现对象的印象,是禅修所取的相)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麁重悉皆息灭。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换言之,由于圆满了以影像为所缘的止观修行,便得所依(身心)清净。由所依(身心)清净,生起无分别智见而所缘清净。

四种所缘中,遍满所缘是止观的一般性说明。有分别影像是亲近善士,闻思正法,起正思惟,观察简择,属于修观慧。无分别影像是心念专注,摄意专念所摄影像,属于修定。在未修成定心前,只是散心分别观察。修止得轻安成就正定后,就可以空正见依定修观,进到闻思修中的修慧。此时以无性空为所缘修观察,名为有分别影像。观察久了,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定,名无分别影像。安住了,再修观察,修观将成就时,应由观力重发轻安,才名修观成就。之后就止观互相应,成了止观双运。

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提出五重唯识观,建立了法相宗的观行次第。法相宗论述修行次第的重要著作是《大乘入道次第》,阐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此书也是《劝发菩提心集》的延伸。

上座部佛教将禅那表达为心的特质安止,经由奢摩他和毘钵舍那,将心固守在一个特别的对象上(业处),用对它进行观察思惟,从而进入四种禅那,进而得到解脱智。

现代南传佛教将止观具体化为,奢摩他的禅修,止寂禅以坐姿为主,不宜变换姿势,如果身体不适就需要更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专注目标)、(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毗婆舍那的禅修,内观禅则不拘姿势,观禅寻、伺(专注、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比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其它的蕴、处、界,不适宜作为初始观禅的对象,观色的集法,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

在南传佛教中,修习止观生起观智的次第是七清净和十六观智。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