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乘

382

菩萨乘,梵文ekayana,又称“佛乘”、“一乘”、“一佛乘”。据《正法华经·应时品》记载:“如来等正觉,善权方便,以慧行音唯说一乘,谓佛乘也”。

一乘是佛陀唯一的教法,无二无三,是大、小乘佛教诸派悉属统一的佛法。这种说法见《正法华经·普权品》:“惟大觉乘,无有二乘,况三乘乎?”、“正有一乘,无有二也”。

在《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记载:“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

关于一乘的含义,唐玄奘在《摄大乘论释》卷一0中记载了8类:

(1)引摄“不定种姓声闻”,令依大乘而般涅槃;

(2)任持“不定种姓菩萨”精进,勿令依声闻乘而般涅槃;

(3)三乘同趣真如,而“真如无有差别”;

(4)三乘于“补特伽罗无我同”;

(5)三乘于“烦恼障解脱无异”;

(6)“回向菩提声闻中”亦具有“佛种姓”;

(7)声闻“摄得同佛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授记别”;

(8)佛为调伏声闻种姓,“自化其身,同彼种类,现般涅槃,由此义故,若声闻乘,若独觉乘,即是大乘”。

此等规定,也反映了大乘、小乘在教理上的若干一致性,特别是表现在不定种姓的三乘上,而并非定性三乘。

此图是拉达克,文殊、弥勒对坐壁画,来自萨斯波尔石窟。

关于一乘和三乘的关系,在大乘佛教的诸派诠释各不相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权、实有异。据《法华经》载,三乘是善权方便之说,目的是诱导众生归于一乘,即是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梁真谛在《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人有大乘人,有小乘人;法有方便乘法,有正乘法,转方便乘修治正乘,故名救济乘”,这时的正乘,相当于《法华经》所说的一乘

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九载:“据实以论,唯一大乘,随化分三”。但据《解深密经》卷二等记载,以一乘密意佛说,属于方便,据五种姓所判之三乘,才是了义实说,即曰:“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次故,密意说言惟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姓,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这时的钝、中、利三种根性有情,即指三乘中的决定种姓

此图是中国北魏时期,佛陀与多宝佛对坐铜鎏金造像。

二、同、别有异。据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载,“一乘教义”分为二门:①别教一乘,有别于三乘的一乘。“如《法华》中宅内所指门外三车,诱引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车,是一乘教也”。别教一乘该摄三乘而高于三乘。②同教一乘,是三乘等并名一乘,或称一乘垂于三乘,三乘参于一乘,即三乘合为一乘,而非三乘外别有一乘。华严教以本宗为“别教一乘”。

据《华严教义章》卷一将一乘分为五种,除上述的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外,还有绝想一乘,是指《愣伽》等经提倡内证离言自性,属于华严五教中的顿教“平等一乘”,即为约佛性平等为一乘,属于华严五教中的终教密义意一乘指的是《摄大乘论》所说的一乘,华严则判为始教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