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梵文Akshobhya ,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同“矗”),又名“不动佛”、“无动佛”,阿閦佛是五方如来中的东方佛。
因为“阿閦佛”成佛时,立下了不对任何一个众生起“嗔恚心”的愿望,所以即便祂被众生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所以叫“不动”,和“不动明王”不同。
阿閦佛是大乘佛教信仰里东方妙喜世界的佛,地位等同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敦煌莫高窟著名的壁画—“维摩诘居士”即来自“妙喜佛土”。
“阿閦佛”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都是起源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不过盛行在汉传佛教中,还有另一位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也被人熟知。
阿閦佛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在佛经《贤劫经》卷一里有记载:
1,师徒关系,
2,同门关系。
最早有关“阿閦佛”的汉语佛经出自公元147年,是东汉时期的支娄迦谶法师所译的《阿閦佛国经》,这部经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一部“净土”经典。
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现了用“犍陀罗语”书写的,关于“阿閦佛”的佛经残卷,它们属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书写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之间。
阿閦佛心咒是信众持诵“以求得渡”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