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

521

阿閦佛,梵文Akshobhya ,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同“矗”),又名“不动佛”、“无动佛”,阿閦佛是五方如来中的东方佛。

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阿閦佛铜鎏金造像。阿閦佛寂静相,头顶发髻,身着袒右式袈裟,采用了萨尔纳特式的表现方式,衣薄贴身,仅在衣缘处錾科精美花纹。主尊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跏趺坐于仰覆式莲花宝座上,莲瓣刻画极为立体,瓣尖似简洁的卷云纹,上下缘饰有一圈联珠纹,呈方形颗粒。脱落的鎏金表层,是泛着红光的合金红铜,铜质精纯,光泽明亮。

因为“阿閦佛”成佛时,立下了不对任何一个众生起“嗔恚心”的愿望,所以即便祂被众生怨恨,也不退转,不为嗔恚而动,所以叫“不动”,和“不动明王”不同。

18-19世纪,阿閦佛唐卡。阿閦佛居中,寂静相,头顶发髻,身蓝色,身着袒右式三宝袈裟,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跏趺坐于双狮托举的五色仰式莲花宝台上。身后有绿色的头光和虹光色的背光。上方的空中绘制朵朵祥云,寓意吉祥。下方法座前的香案上有序的放着两个净水瓶,里面插满鲜花;供碗居中里面放满了水果,三摩尼宝珠有序的排列在供碗两侧。整幅画面布局有序,色彩以红、蓝、绿为主,非常的工整对称,非常典型的汉地清宫廷绘画方式。线条勾勒生动,衣褶处理流畅,三点透视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佛国,沐浴在佛陀的教诲中。

阿閦佛是大乘佛教信仰里东方妙喜世界的佛,地位等同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敦煌莫高窟著名的壁画—“维摩诘居士”即来自“妙喜佛土”。

唐代,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变相图,盛传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创作。维摩诘坐于胡床上,手提羽扇,探身向前,扬眉启齿,向着对面的文殊,发出咄咄逼人的诘难,已经脱去梵相而有魏晋以来的居士风度。人物传神,线条黑重,有劲健飞动的体势。

“阿閦佛”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都是起源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不过盛行在汉传佛教中,还有另一位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也被人熟知。

药师佛唐卡。主尊居中,寂静相,头顶发髻,右手结施予印持诃子茎梗,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托盈满药物的僧钵,跏趺坐于五色仰覆莲花宝台上。上方居中示现的是龙树菩萨。下方左右两侧胁侍是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法座前供奉了水果、琴、镜子、绫罗、香料。
17-18世纪,尼泊尔风格,宁玛派传承,阿弥陀佛唐卡。阿弥陀佛居中,寂静相,头顶发髻,双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双腿跏趺坐于五色仰式莲花宝台上。身后有红色头光和蓝色背光。上方示现的是莲花生大师和文殊菩萨。八位胁侍菩萨环绕于主尊。下方居中是金刚手护法。主尊身后的宫殿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整幅画面以红、绿为主,给人以清新感,人物布局设定合理。

阿閦佛和阿弥陀佛的关系,在佛经《贤劫经》卷一里有记载:

1,师徒关系,

2,同门关系。

最早有关“阿閦佛”的汉语佛经出自公元147年,是东汉时期的支娄迦谶法师所译的《阿閦佛国经》,这部经是已知的,最古老的一部“净土”经典。

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现了用“犍陀罗语”书写的,关于“阿閦佛”的佛经残卷,它们属于早期的大乘佛教,书写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之间。

16世纪,勉唐派风格,格鲁派传承,阿閦佛净土的唐卡。阿閦佛居中,身蓝色,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掌心上竖立一五股金刚猝,表面阿閦佛说金刚界的主尊。双腿跏趺坐于双象托举的仰式五色莲花宝座上。莲座和台座的两侧绘制了佛弟子和供养菩萨,手上都持有不同的供养物。台座下绘制了宝池,池内有莲花生化现的童子相和八幅法轮。天宫的建筑为汉藏风格,汉式屋顶上方的两侧绘制了帝洛巴、阿底峡和米拉日巴等上师。天宫上方的外部两侧绘制了诸多喇嘛上师们,做供养状。这幅阿閦佛净土唐卡,绘制了九十七位人物,每个人物的描绘都很细致,其姿势和表情各异,并非一成不变。唐卡以早期的橘红和深蓝为主,人物大多位于云端或风景之中,显得活跃和多变。人物的面相仍带有波罗王朝的风格,但整体上还是更为圆润和厚重。喇嘛上师们的背景均为汉式风格的山水和树木,整幅唐卡的宫殿、云彩、山石、花卉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宛如明代时期的汉代工笔画艺术。

阿閦佛心咒是信众持诵“以求得渡”的经典。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