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三世佛之阿弥陀佛

1329

阿弥陀佛,梵文amitabuddha,亦作“阿弥多佛”,略称“弥陀”、“阿弥”等。“阿”(A)意为“无”,“弥陀”意为“量”,故又译为“无量佛”,通常被称作“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阿弥陀佛净土变相图现收藏于美国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馆。

“极乐世界”,梵文sukhavati,音译“须摩提”,又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时,依因地修行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国净土。以往生净土为愿望,并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手段的法门称为“净土法门”,是汉传佛教“净土宗”的主要教法。

清代,西方极乐世界庄严图,画师丁观鹏,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无量寿经》所载的“四十八愿”,通常被认为是最完整的弥陀本愿。世亲尊者在《往生论》把“四十八愿”整理为二十九种清净。北魏时期的昙鸾法师在为《往生论》作注释时,又加以文字描绘,完整地勾画出在弥陀净土的安乐美妙景象。

“弥陀净土”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处,又叫“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祂的左右胁侍,这三尊又合称为“西方三圣”。

12世纪,西夏黑水城出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观想图。主尊阿弥陀佛面部圆润饱满,首顶肉髻呈较宽的平缓圆弧状,是汉地式样,跟藏地的尖状较窄的发髻不同。背后有绿色头光和白色背光。头光和背光前后叠印层次清晰,形成了一种拱门状,使画面具有一种视觉的张力。主尊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很具有敦煌样式,脸型略瘦。上方空中示现的8尊佛环绕于主尊。呈网格状排列,是经由卫藏传入的波罗样式。下方左右两角各绘有僧人,左侧僧人着袒右肩深红色僧袍,为藏地僧人;右侧僧人着黄色披肩袈裟,为汉地样式,为汉地僧,也与此画的两种风格相呼应。主尊莲座、祥云、仙鹤均仿于汉地。下方饿金色背景花朵纹样,与扎塘寺壁画的花卉图案(卷草纹样)相似,属波罗样式。主尊的脸部造像比唐代造像略长,较接近宋代造像,五官有带一点金代的造像。褒衣薄带,衣纹线条饱满流畅,是明显的汉式服装。下首金色部分,可能根据经典绘制了白鹤、孔雀、鹦鹉。中间还绘制了七宝池,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底布金沙,其中充满八功德水。

“极乐净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凉,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是诸宝池,底布金沙,四边阶道,四边庄严。。。是诸池中,常有种种杂色莲花,量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光影四显,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净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令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每一个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念佛人,一旦诚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就会长出一朵写有自己名字的莲花。每天念佛,莲花就会长大一点,念佛勤一点,莲花就长得快一些。反之也一样。临寿终时,这里一边念佛一边还没断气,就能看见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前来接引,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属于自己的那朵莲花会瞬间开放,自己也会刹那间就跏趺坐于莲花中,从莲花中化生,往生至极乐净土。往生后,不需要从小长到大,一往生便与阿弥陀佛长得一样,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和阿弥陀佛身相一样。此画中的莲池里刚往生的众生是童子模样,这是古人的误解。在极乐世界是平等的,众生相貌无异,没有性别差异,没有老少,没有衰老,寿命无量,和阿弥陀佛一样,是十方世界最完美的形象。

“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九愿”说:凡至心发愿求生弥陀净土者,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必定前来接引往生,故阿弥陀佛又名“接引佛”。

13世纪,西夏黑水城出土,西方三圣接引图,现收藏于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红色为底,设色艳丽。西方三圣站立于五彩祥云上。主尊身后有红色舟形背光,光焰灿燃。主尊白毫放光,迎接画下角的亡者。主尊放光来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手捧金色莲花台前来接引,下首绘制了亡者,正虔诚的双手合十,秃顶髡发的西夏贵族,他的头顶虹云上化现了童子相,双手合十,披天衣,裸全身,穿白靴,神情肃穆。往生童子的形象,表现出亡者命终那一刻,立即转为化生童子,欲登宝台,追随西方三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方绘制了各种乐器,并有一朵红色祥云,一座宫殿建筑浮现其间,代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楼阁。据宋代净土文献,专修弥陀净土者,命终之际,会听闻空中有丝竹之音或见仙西来,有的甚至还能见到五色祥云楼阁。这些瑞相都是亡者将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征兆。此图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在《观无量寿经》载: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于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于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众生。

“极乐世界”的依修行,可分为上、中、下生三辈,而各辈中又有上、中、下三品,因此可以称为“三辈九品”。

依据佛经记载,见证西方极乐世界可梦中见、定中见或由往生者现出的瑞相推断,如亡者头顶发热便可判断已经往生净土。

19世纪,藏东风格,宁玛派传承,无量光佛唐卡。主尊居中,红色身,佛陀装束,头顶发髻,身着袒右式袈裟,双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托盈满甘露的僧钵,跏趺坐于五色仰式莲花宝座上。主尊两侧胁侍站立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与主尊构成了“西方三圣”。上方空中示现的是宁玛派的二位上师,下方居中骑骡子的是吉祥天母。无量光则代表了智慧,可使光明无限、寿命无限,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整幅画面的构图严谨,色彩淡雅,天与地分别以形式化的卷云和山水花草区隔,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藏传佛教里的“阿弥陀佛”分为“无量光、无量寿”两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寿佛”。密教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的妙观察智,又称“甘露王”。在金刚界曼荼罗中,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

据《守护经》卷二描述“阿弥陀佛”的造像:“左手信仰当于脐下,右手仰掌,重左手上,以大拇指令头相拄。此印名为第一最胜三昧元印,能灭狂乱一切妄念,令心一境,即阿弥陀如来之印。”身为红莲花色,三昧耶形为莲花。此尊为五部中莲花部之部主,密号清净金刚,前方为金刚语菩萨,右方为金刚因菩萨,左方为金刚利菩萨,后方为金刚法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西方佛称为“无量寿佛”。

清代中期,无量寿佛唐卡。主尊居中,寂静相,红色身,菩萨装束,身饰璎珞、臂钏、手钏,下身着红裙,两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托长寿瓶,瓶里插有无忧树和芒果,象征长寿和富足,双腿跏趺坐于五色仰式莲花宝座上。上方空中左右两侧示现的是文殊菩萨和四臂佛度母(手持长寿宝瓶),下方法座前的供碗里放置了象征五妙欲的供品:镜子(表示色)、琴(表示声)盈满香料的海螺(表示香)、水果(表示味)、绫罗(表示触)。通常是敬献给善相神,也象征着取悦获得圆满的一种欲望。

阿弥陀佛身为红莲花色,是五部中莲花部的部主,密号“清净金刚”。前方为金刚语菩萨,右方为金刚因菩萨,左方为金刚利菩萨,后方为金刚法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西方佛又称“无量寿佛”。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