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三世佛之释迦牟尼

1292

释迦牟尼,梵文sa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是佛教的创始人,是显密教派共尊的本师。又称“释迦牟尼佛”、“佛陀”(意为“觉悟者”)。

中国西藏大昭寺,供奉的觉沃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 中国西藏大昭寺,供奉的觉沃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 中国西藏大昭寺,供奉的觉沃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12岁等身像。
18世纪,清代释迦牟尼佛唐卡,故宫收藏。佛陀居中,寂静相,头顶发髻,身着袒右式田相袈裟,右手垂置于右膝处结触地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托僧钵,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下承须弥狮子座,座前供有香案,分设贡品,身后的背光华丽。绘制精细,构图及人物造型略带早期尼泊尔样式,上方空中示现的祥云的供养和飞天是典型的汉地样式,法座前的弟子身体修长,身着通肩袈裟,衣纹流畅,若兰叶画法,这是一幅带有藏地风格的汉地唐卡。

悉达多,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劫比罗城,属刹帝利种姓。依汉传资料记载,其父名“首图驮那”意译“净饭”,为迦比罗卫国王;,其母为王妃摩诃摩耶,通称“摩耶夫人”,是拘利族天臂国的国王之女,在蓝毗尼园的菩提树下诞下佛陀,在摩耶夫人去世后,由姨母“大爱道”抚养悉达多。“大爱道”亦作“大世主”,又称“瞿昙弥”意瞿昙姓之女,是佛陀允许女性出家的第一比丘尼,她也是佛陀的姨母。

尼泊尔蓝毗尼,菩提树、浴池旧址。
佛陀确切的出生地点,蓝毗尼。

悉达多,接受的是婆罗门教育,凡诸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数射御,皆知之,尤有大筋力。

中国元代,画师王振鹏,姨母育佛图,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画卷取材于《大爱道比丘尼经》,讲述了佛陀在其母摩耶夫人亡故后,大爱道养育照顾佛陀的故事。

悉达多在十七岁结婚,娶裘夷为妃,亦作“瞿夷”意译“明女”。或说是舍夷长者之女,或说为“拘利城”主“善觉王”之女。在《十二游经》等记载,称其为“太子第一夫人”。第二夫人名“耶惟檀”音译“名闻”,其父是“移施长者”,或说也是“善觉王”。第三夫人名“鹿野”为“释长者”之女。所以太子有三位夫人,故立“三时殿“,每殿各置彩女二万。又传瞿夷与耶输陀罗实为一人。太子与耶输陀罗所生之子,名为“罗云”亦称“罗睺罗”意译“覆障”。传说罗睺罗是在佛陀出家的当夜由母亲怀胎,在六年后佛陀成道之夜出生,十五岁时罗睺罗出家为沙弥,成为沙弥尊崇的典范。

中国宋代,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133窟,佛陀、罗睺罗的父子立像。
19世纪,藏东风格,罗睺罗尊者唐卡。罗睺罗尊者手中所捧的王冠是他的标识。王冠是尊者使众天神皈依佛法,在三十三天化缘所得。尊者在三十三天讲法后,众天神及其子女获得了从轮回解脱的成就。祂们为了答谢尊者,献上王冠作为礼物。尊者收下后进行了加持,也使王冠成为自己的标识。尊者侧身坐在椅塌上,俯视,头顶发髻,身着田字袈裟,双手于胸前捧王冠。下方绘制了站立侍从双手捧经文敬献于尊者。法座前有马在奔跑。整幅唐卡有着汉地浓郁的艺术氛围。

在原始佛教中,释迦牟尼只是作为佛教的创始人,并受到信徒的敬仰和尊崇,并没有实施偶像崇拜。后来,特别是大乘佛教时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被当作是“菩萨行”的最后阶段;祂的生平经历被定型为一种成佛的格式,所谓“八相成道”;祂的体形被说成是极其特异的超人,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祂的品格和智能则被神化,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祂的思想也被神格化、永恒化,称“法身”,而他的生身反被称为“化身”,最多称为“报身”,于是有了“三身”之说。

中国明代,释迦牟尼佛座坐相,木雕。佛陀圆髻螺发,白毫正中有一摩尼宝珠(已脱落)。佛陀寂静相庄严相,双目低垂,长眉高鼻,嘴角略带微笑,双耳及肩。身披袈裟,双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双腿呈跏趺坐。禅定印象征着方法(右手)的完善得到智慧(左手)的完美支撑。从造像上看,作品远承唐宋,对应辽金,也受到了元代藏传佛教的影响,将写实与繁缛合二为一,体现了元、汉融合的佛教影响。

“佛”于是就从具体的教主“释迦牟尼”身中,被抽离出来,“佛”也成了佛教徒的最高信仰对象。

17世纪,格鲁派传承,觉沃佛唐卡。此幅唐卡绘制的是拉萨大昭寺大殿供奉的觉沃佛。绘制的宫殿即是大昭寺,每个宫殿都放置了一尊佛。

据《增一阿含经》载: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