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

470

改土归流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是指中央政府废除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流任流官,始于明永乐时期,直到清雍正时期大规模的推广与实行。

▲明朝在航海时代也进行了海上活动,主要涉及东南亚、印度洋一带,最远曾到达过阿拉伯、非洲。
▲清·乾隆55年,乾隆帝授予木邦、孟艮、蛮莫三地等同缅甸地位瓯脱后,清朝形成了稳定疆域,持续到50年后在森巴战争中丧失拉达克。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在羁縻(唐朝时对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采取羁縻政策,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开放贸易。到了宋、元、明、清等朝时称为土司制度)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实质就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由于当时中央政府的实力不够,敕诏命令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施。

▲仆固乙突的墓志铭。

因为有些土官是世袭制,恣肆虐杀百姓,所以致使边境为患,“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在土司家族内部还时常发生械斗或战争,在清·康熙38年,东川彝族禄氏家族就因为争夺土府继承权,继而互相残杀。

▲彝族,彝文宗教文书。

中央政府为了完全控制西南少数民族,以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的名义,从明、清两朝的皇帝起,就在酝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

一、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

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比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委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中央政府平定后,也委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中央政府被镇压,以罪革职后,则改由流官充任。

▲明成祖身着衮龙袍全身像。

明·永乐时期,最早是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史称贵州建制。清·雍正时期,国力强盛,这时的清朝廷已有了足够的力量,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鄂尔泰画像,现收藏于中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就是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广顺长寨土司曾向清官兵挑衅,被清军打击后,设立为长寨厅(今贵州长顺)。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分为上、下两卷,上、下两卷分别表现皇帝祭农神和扶犁耕耤田,由此构成皇帝祭祀农神活动的全部内容,上卷收藏于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下卷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镇沅流官-刘起元贪婪无度,乌蒙土目-禄万福在乌蒙发动兵变,刘起元逃到荔枝河被杀,这时的滇、黔、蜀三行省接壤处的土司,纷起响应。鄂尔泰下令清军穷追严剿“分兵穷搜,务获得魁,尽屠丑类”,将所有的土司戮杀殆尽,最后招民垦种“给予田地、耕牛、谷种,俾得各安其业”。

▲乾隆帝朝服像。

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会泽“民夷商贾,四方辐辏,食货浩穰”。

改土归流涉及的地区与民族有:滇、黔、桂、蜀、湘、鄂省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傣族等。在实行改土归流之前,云南土司就有47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废除土司制度。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