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菩萨之普贤菩萨

702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亦译“遍吉”,音译“邲输跋陀”;是中国佛教崇奉的四大菩萨之一。“普贤”的名字,最早是出现在中国西晋时期,聂道真居士翻译的《三曼陀罗菩萨经》。

关于普贤的来历有很多,在佛经《大日经疏》卷一载:“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普贤是“理德”的化身、“大乘经典”的总护法、是“菩萨行”的典范,普贤和大日如来是同体。

18世纪,藏东风格,普贤菩萨唐卡。普贤菩萨居中,面呈寂静相,戴五宝冠,上身裸露,披帛带、耳环、璎珞、手钏、臂钏、脚镯等具足。右手当胸供养印,左手当胸托摩尼宝盆。身后有绿色头光和点缀的花果。半跏趺坐在大象身上。大象身饰璎珞、锦帛,象鼻卷起一株果枝。下方绘制了藏族特色的六长寿和四瑞。六长寿是寿星老、树、岩石、河流、仙鹤、长寿鹿组成,象征吉祥长寿。四瑞由象、猴、兔、羊角鸡相互叠压组成,象征团结和睦。
朝鲜王朝风格,普贤菩萨卷轴画像。普贤菩萨作童子相,手执玉如意。

密教称普贤菩萨为“金刚萨埵”,梵文vajrasattva,又作“普贤菩萨”、“金刚手”、“秘密主”等。金刚萨埵原是大日如来内眷属的诸执金刚之首,居于金刚法界宫。大日如来在大自在天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说法,在大日如来灭度后,由金刚萨埵奉大日如来遗命,结集而成的《大日经》、《金刚顶经》,被放置于南天铁塔之中,留待有缘人获取。

18-19世纪,藏东风格,噶玛噶孜钦则传承,金刚萨埵唐卡。金刚萨埵居中,身色洁白,面呈寂静庄严相,头戴五宝冠,束高发髻,手持金刚铃和金刚杵,上身披帛带,下身着罗裙,最引人瞩目的是其衣缘、肩带、腰带及衣带的处理,流动的线条圆润有力。半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下承绘有双狮的法台。整幅画面构图严谨,色彩绚丽,比例协调。

七百余年后,龙树菩萨来到南天竺到驮那羯磔迦城的东娑罗林中,龙树得到文殊菩萨的亲示,用七粒白芥子打开了此塔,金刚萨埵在塔内亲授密乘给龙树,这二本经书才得以传入人间。因此,密教以大日如来为初祖,金刚萨埵为第二祖,龙树为第三祖。

普贤是“理”的化身。在《华严经》中,表“理”的普贤与表“智”的文殊,同为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三尊合称“华严三圣”。

普贤表“理德”,即表“佛法、法身”,是世间、出世间的根本,同时也表“行德、定德、所信。”

华严宗第四祖的澄观法师,以普贤、文殊为二因,以毗卢遮那佛为果。据《法华经》所载:“本经乃由文殊(妙光菩萨)所授,九传而至释迦佛,释迦佛入灭,又付嘱普贤护持流通,故以文殊、普贤为释迦佛的二胁侍菩萨。”

18世纪,大日如来的观修唐卡。
中国清代,金刚萨埵(双身相)唐卡。佛教认为金刚萨埵是一切众生菩提心的本体,其心性坚固如金刚,故名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居中,头戴花冠,发髻高束,宝珠顶严。眼睑微垂,相容宁谧。右手持金刚铃,左手执金刚杵,怀抱明妃。跏趺坐于五色莲花宝座,下承绘有双狮的法台。佛母右手执钺刀,左手嘎布拉碗,双腿盘于主尊的腰间。唐卡天界绘有阿弥陀佛与文殊菩萨,地界两侧分绘四臂观音与绿度母。法座前绘制了八辐法轮、右旋海螺、摩尼宝石、象牙、红色珊瑚、犀牛角、圆形缠枝耳环。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龙树菩萨铜鎏金造像。龙树菩萨居中(无龙识),身着佛装,头顶发髻,宝珠顶严,双手置于胸前结智拳印。弯眉细目,眉间白毫,面带微笑,表情慈祥亲切。宽肩胸厚,躯体健壮,体态匀称,上身着袒右式袈裟。整体的鎏金华丽,品相完整。

在密教中,普贤是与大日如来同体。密教的修证有三句话:“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其中“菩提为因”指普贤十愿,“大悲为根本”即指六度为中心的普贤行,“方便为究竟”即指获得佛果。“菩提”、“大悲”均是普贤的代表,是成佛的原因;佛果是大日如来。普贤是因位的大日如来。大日如来是果位的普贤。普贤与大日,按因、果分为二,究其实为一体。

《金刚顶经疏》卷三载:“今以果号号因种者,为显毗卢遮那虽久成道,为诸众生示适今证,故号因位。”在金刚界曼陀罗九会之中,第一会至第六会为大日如来自性转身;第七会理趣会中,大日如来变为普贤菩萨(金刚萨埵),为正法轮身;第八、九会中,普贤菩萨(金刚萨埵)变为降三世明王,为教令轮身。此三阶段九会,表大日如来从佛果至佛迹、利济众生即化他之顺序。反之从第九会始至第一会终,则为修行者断惑障、开发心地之顺序,即自行门顺序。此三种轮身均为大日如来之化身。

《秘藏记》说二种轮身,以大日如来、普贤菩萨都作为自性轮身,而教令轮身则为步掷六足尊。金刚萨埵部则认为释迦佛是金刚萨埵的变化身。因为大日如来和普贤菩萨同体的缘故;在口密中,“唵”为上天部之音声,“阿”为人部之音声,“吽”为地部之音声。“唵、阿、吽”,成为一切真言的根本。普贤是因位修行的大日如来,所以这三字也被称为“普贤如来三字根本咒”。

胎藏界曼荼罗。中央方形为毗卢遮那佛,周围环绕八尊佛与菩萨(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宝幢如来、普贤菩萨、宝生如来、文殊菩萨、无量寿如来、观世音菩萨、不空成就如来、弥勒菩萨)。

在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萨埵为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位于东方月轮中阿閦如来之前方,主东方“发菩提心”之德,乃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在胎藏界曼陀罗中,普贤为中心中台八叶院八尊之一,表大日如来之因德;又化为金刚手菩萨,为金刚部院三十三尊之主尊。

胎藏界五佛,位于中台八叶院,即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

唐代以来,寺院所塑的普贤菩萨形相端庄,坐骑为白象。密教的普贤形相较多,如金刚界降三世明王,四头八臂,身流火光聚,遍体玄青色,左足按于大自在天王之顶,右足践其王妃乌摩之乳。北京雍和宫有虎面空行母,虎面人身,即普贤的化装像。

中国清代,乾隆时期,《龙藏经》043-4,虎面空行母。

宋太祖乾德年间(963-967),嘉州(今四川乐山)向朝廷屡次奏折“普贤菩萨”显现,宋太祖因此遣内侍张重进前往查看,并塑造“普贤”像。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又在峨眉山建造高二丈的普贤金铜像,并建阁安置,将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之后,峨眉山传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中国四川,万年寺大殿供奉的普贤菩萨。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