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土王

830

波密土王,藏文ka gnam rgyal po,英文kingdom of powo,又称噶朗第巴、噶南木第巴、甘南木第巴,是指1928年之前西藏波密的世俗政权,辖境在今波密、墨脱、林芝的部分地区,它在势力鼎盛期曾控制了18个宗,统治中心是今波密古乡噶朗村,又称为噶朗王,现留有噶朗王宫的遗址。波密的旧称是博窝。

根据藏族的传说:波密土王家族是吐蕃赞普的后裔,雅砻河畔的悉补野氏在建立雅砻王朝、吐蕃政权前,是先在博窝建立了独立的部落;止贡赞普被杀后,他的二儿子-恰墀逃到了博窝,过了十几年后,悉补野部落把恰墀找回并拥立为赞普;之后,博窝就由止贡赞普的后裔统治。

▲俯瞰雍布拉康。

清朝初年,波密地区一直维持着半独立的状态,他们只在名义上臣属甘丹颇章政权。

清·康熙56年(公元1717年),准噶尔汗国入藏烧毁了噶朗府邸,波密土王被迫迁至索瓦卡。

清·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廷设置了驻藏大臣和噶厦,加强了拉萨对全藏的统治;噶厦政府在下波密设置了博窝、波堆、倾多等宗,并向各地征收赋税、支派乌拉差役。

Lhasa, vor dem Stadttempel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波密土王-尼玛结布病死,无子嗣,他的下土官-扎布与曲杰·旺秋饶丹则各据一方。

道光14年(公元1834年),归顺清朝廷。

道光15年(公元1835年),扎布自恃地险,率众抢掠过往的商旅队伍,又袭击边坝、硕般多等处驿站。

道光16年(公元1836年),清廷派兵清剿了扎布的势力,同时册封旺秋饶丹为噶朗第巴,与承认了波密土王的政治势力,清廷也允许波密只向噶厦政府交付酥油差。从嘉庆帝算起,波密土王一共有七代:尼玛结布、曲杰·旺秋饶丹、第巴·桑阿、第巴·墀甘、扎布·索南央坚、白马策旺、旺钦顿堆;而历代土王都不是父子嫡传,比如白马策旺就是索南央坚的赘婿,旺钦顿堆又是白马策旺的赘婿。

清末时期,波密的部众经常剽掠过往的商旅队伍,常与川军发生冲突;“同治年间及光绪五、六年皆屡次投诚,屡次背叛。自恃地险民悍,不时出剿抢劫,焚杀重案,无岁无之”。

▲川军,摄于1911年。

宣统2年(公元1910年),驻藏大臣-联豫派协统-锺颖率驻藏新军讨伐波密。因为锺颖是皇亲,属于无指挥才能,而驻藏新军也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致使清兵失败于东久(今林芝);后来,联豫用左参赞-罗长裿,又奏调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助剿。赵尔丰的部下-傅嵩率军与罗长裿在易贡(今波密)会师。

白马策旺逃往墨脱,罗长裿率军从多雄拉山口进入墨脱,直抵崩崩山;赵尔丰的西军中营帮带-刘赞廷则引兵从金珠拉山口进入墨脱。墨脱宗宗本(等同县长)道布(门巴族人)与清军一起设计诱杀了波密土王,随后两路清军消灭了其余波密头领,并派兵驻守,赵尔丰想在波密实施改土归流,后搁浅计划。

▲武昌新军,摄于1906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驻扎西藏的清军先后发生兵变,新军也随之撤离波密。

白马策旺的女婿-旺钦顿堆(又说是索南旺杰),返回波密后继续称王,并报复杀害了当年支持清军的墨脱宗本及其他各族头人。

不久,旺钦顿堆的原配妻子病故,噶伦-擦绒将嫁给旺钦顿堆。

1924年,擦绒写信邀请旺钦顿堆夫妇赴拉萨探亲,再去拉萨的途中旺钦顿堆嗅觉到情形不对,顿时决定返回波密,擦绒女儿则携带大量的金银财物,逃回拉萨。

自此,拉萨与波密的矛盾,越结越深。

▲藏军,摄于1938年。

1927年,藏军第七代本率兵进入达兴时,被旺钦顿堆杀掉,拉萨与波密的战争正式拉开。

1928年,噶厦政府又派五路藏兵进攻波密。旺钦顿堆大感不妙,便决定潜逃英属印度,抵达印度后就被英国人软禁,之后,英国人宣称旺钦顿堆已经中暑而亡

1932年,噶厦政府完全控制了波密地区。

▲僧兵。

在平定波密后,噶厦政府为了表彰色拉寺、倾多寺、松宗寺的战功,特准许他们在波密立宗,可各自委派宗本来管理。

1959年,波密建县,为波密县。

子乌
  • 子乌

Leave a Comment

error: 请访问公众号索取原创内容!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