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亦译“弥帝隶”,意译“慈氏”。弥勒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的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是贤劫千佛之中的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藏语为“强巴佛”。
弥勒菩萨是胎藏界曼荼罗中台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的东北方),也是金刚界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讯疾金刚”。
弥勒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在大乘佛教中称为“等觉菩萨”或“妙觉菩萨”,也是大乘佛教的八大菩萨之一,在大乘佛教的经典中常称弥勒为“阿逸多菩萨”。弥勒具有“慈悲、忍辱、宽容”及“乐观”等象征意义。
关于弥勒的来历有很多,其中最著名是“龙华三会”的记载。弥勒菩萨还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以《瑜伽师地论》为其庞大思想体系的代表;经由无著论师、世亲论师阐释并弘扬,深受中国佛教的道安法师、玄奘法师等推崇。在公元4-5世纪的中观派中,由僧护论师的弟子解脱军论师传出的《现观庄严论》(据说为弥勒所传)。接着由师子贤论师作了两部论释,被视为是早期的中观与瑜伽行两派的融合。再由清辨论师门下的寂护论师、莲花戒论师进行整理,以清辨论师的中观自续派理论,加上瑜伽行派的教义,成立了顺瑜伽行中观派,他们同样尊奉弥勒的《现观庄严论》。此后在西藏流传,对藏传佛教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中国的弥勒信仰始于南北朝。最早记载“往生兜率天”是出自《高僧传》卷五里的描述:在东晋时期,道安法师与其弟子法遇、道愿、昙戒等八人,常在弥勒像前“立誓愿生兜率”。
在中国五代以前,汉地佛教的弥勒相有菩萨相和佛陀相两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一,身着佛装是弥勒佛(说法相);二,身着菩萨装是弥勒菩萨(佛相)。弥勒菩萨区别于其他尊神的特征,主要是体现在坐姿上。
南梁时期,还有一个“弥勒教”,由傅大士在梁武帝时期创立。弥勒教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摩尼教、罗教(民间教)等融合诸教教义而成,傅大士只是宣扬大乘佛教。在元代以后的白莲教也接纳了弥勒的教义。
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地区出现了以“契此和尚”为原型,一尊被塑成笑容可鞠的大肚比丘相。由于契此和尚圆润丰满、满脸堆笑,手持布袋、袒胸露腹,在他圆寂后,被认为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此后弥勒菩萨多了一尊大肚的造像。大肚弥勒也随着汉传佛教在东亚各地的传播,迅速被接受。在禅宗、净土宗的寺院,也都可以见到大肚造像的弥勒菩萨。
隋、唐之后,弥勒信仰和弥陀信仰有所冲突,双方的信徒甚众,形成了净土信仰的两大流派,弥勒与净土宗相持不下。但随着许多民间信仰信徒以弥勒降世为号召,公然对抗朝廷起义,接着弥勒信仰遭到政府的打压,在明、清之后,弥勒信仰逐步衰微。
公元九世纪之后,弥勒崇拜在汉地衰落,但在回鹘地区还是盛行不衰,直到公元十五世纪佛教在回鹘中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