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塔是由土、木、砖、石等砌成,用用表达对佛陀的礼拜和祭祀。
塔的梵文有2种:①stupa,音译窣都波,意译大冢、功德聚等;②chaity,音译支提、制多等,意译净处、灭恶生善处等,还有将这2种梵文合译为支提浮都、庙、灵庙、佛塔等。
据传佛陀涅槃后,佛教徒为了追念佛陀先业,在佛陀一生的行迹处,积物高显,或加严饰,以资崇敬,这是支提的起源;也有将佛陀的遗骨、遗物埋葬作冢状,作为净心祭祀之所,这是塔的起源。
据典籍记载:过去世迦叶佛涅槃后,吉利王为起塔,佛陀与波斯匿王也为迦叶作塔供养,塔的建立始于对过去佛的信仰。
《诸经要集》等引《阿育王经》记载:阿育王滥杀无辜,恐遭恶殃,乃向道人问计,答曰惟有起塔,供养众僧可免,于是王取诸佛塔和龙宫中舍利,盛以宝瓶;“一日中立八万四千佛塔安置”、“遍满此阎浮提”,这类塔就称为阿育王塔,又称宝箧印式佛塔。
也有学者认为佛塔的建立,始于阿育王时期。
关于塔的构造形状,据《毗奈耶杂事》卷18记载:“可用砖两头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中竖轮竿,次著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 这被认为是佛塔的标准构造。
据《摩诃僧衹律》卷33记载:“下基四方,周匝栏楯;圆起二重,方牙四出;上施槃盖,长表轮相”、“佛塔四面作龛,上作狮子像,种种彩画;前作栏楯,安置花处;龛内悬缯繙盖”,“塔四面起宝枝提,雕文刻镂,种种彩画”。
玄奘法师游学古印度时,路过东印度的驮那羯磔(zhé)迦国,还制作大型佛塔,形体与典籍记载相似。
塔基周围约150米,外围栏楯约180米,都饰有精致的雕刻,内容是佛本生及一生行事的故事,包括法轮、脚印等。
印度和南传佛教多作覆钵式建筑;中国和北传佛教多作楼阁式建筑;还有龛式、柱式以及覆钵、楼阁合一式建筑;藏传佛教多作瓶形,就是白塔。
塔的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等,层次有三、五、七以至十三、十七不等;大者高可千尺,小者状如拇指;所用材料有金、银、铜、铁、珠玉,而以砖、石、土、木为多。
阿育王建塔是为了免除自己的恶报,后世人则多以造塔求福,僧众则以礼塔、绕塔为净心向善、成就功德的仪轨。
塔崇拜成了佛教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供养、礼拜,僧众多数选在塔的附近居住,由此形成了寺院;僧尼建寺,需要同时规划塔的建造。大众部的律制建僧伽蓝时,先要预选好地作建塔处,塔在东、北方,僧坊在西、南方。实际上,塔与寺的关系从没有如此划一,但是塔寺、寺塔的并称,表示两者的紧密联系已被大众普遍的接受。在后来的发展上,塔的供奉内容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诸经要集》卷3引《阿含经》记载:“有四种人应起塔:一、如来,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随后《十二因缘经》又补入了“菩萨”;后来的僧众卒后,也可以作塔安置。
律制,许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皆可起塔,唯不许置露槃。后来的僧众不仅有舍利塔,也有了肉身塔。一般的信众也可以作塔埋骨,在《毗奈耶杂事》卷18中还专门规定:凡夫善人的塔但可平头,无有轮盖。
义净法师也强调:塔有凡圣之别,如律中广论,在他著述的《南海寄归内外法传》卷4记载了西国制度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就是把颂偈与骨灰,并列为二种舍利。
据《法华经》记载:“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需复安舍利”,因为已经有了如来金身,遂使经典崇拜也被纳入塔崇拜。
唐朝在长安建造的大雁塔,是专门为了安置唐玄奘从印度取回的梵文佛籍。
后来,小型塔大多就成了佛教护法神和寺院的庄严物。
中国最早记录的塔是在《三国志·刘繇传》中:笮融所起浮图祠,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以此推知,在汉明帝8年(公元65年)楚王英崇尚浮图之仁祠,就是塔形。在《高僧传·康僧会传》记载:三国吴主孙权为获舍利建塔,由是有寺。
在《魏书·释老志》中称:魏明帝时有宫西浮图,因其舍利灵异,寺塔的建造益多,晋世,洛中佛图有42所,分层构筑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又称为宫塔。
北魏在洛阳建造永宁寺,寺中有九层浮图,架木为之,连刹计算,去地千尺。
1979年,考古发现了此寺址的塔基南北长305米,东西长215米,周长1060米,寺中心正对南门处遗有塔基,高出地面5米,分上下两层,下层基座东西长101米,南北长98米,台基上有五周,共128个方形柱,其第四周方向柱用土坯筑成实心体,柱体每壁各砌五个弧形壁龛,龛中塑佛像。
隋·仁寿年间(公元601年-公元604年),朝廷连续3次下诏,分别在全国建塔,由国家派往各州“谙解法相,兼堪宣导的沙门一人”,“各将侍者二人,并散官一人……马五匹,分道送舍利”,负责各州的起塔事宜;所需的费用,除当地居民按每人十文布施外,不足部分“役正丁,及用库物”;就这样,敕建塔遍及全国,从而大大推动了民间对塔的崇拜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