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尔喀之役
廓尔喀之役又称廓藏战争,是指发生在清乾隆时期,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西藏的战争,在清代文献中称为平定廓尔喀,在尼泊尔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
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廓尔喀统治了尼泊尔各部族,廓尔喀以贸易、边界纠纷为由,入侵西藏的聂拉木、济咙(今日喀则吉隆)等地,随即,清朝廷就调兵进攻反击。
乾隆54年(公元1789年),驻藏大臣、噶夏官员私下与廓尔喀进行议和,西藏方面允诺会向廓尔喀割地赔款,转而向清朝廷谎报西藏已收复失地,恳请清军班师回朝。
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廓尔喀派人入藏讨要赎地与赔款,但是噶厦官员不依。
乾隆56年(公元1791年),廓尔喀以噶夏官员失约为由,再次入侵西藏,掠夺了聂拉木、济咙、定日、日喀则等地区,把扎什伦布寺洗劫一空。
乾隆帝听闻后,速派两广总督-福康安,海兰察等率兵入藏增援。
乾隆57年(公元1792年)五月,清军收复了济咙,随后进入廓尔喀境内;六~七月,清军逼近了廓尔喀都城-阳布(今加德满都),廓尔喀遣使去北京求和,承诺永不再侵犯西藏,愿意俯首称臣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八月,福康安准许廓尔喀投降后,就启程返回了西藏。史学家称这次战役为平定廓尔喀,平定廓尔喀也是乾隆帝-十全武功的最后一次战役。
事后,福康安为了整治西藏的史制,于是向清朝廷奏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章程》确保了西藏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赋税等制度,也把驻藏大臣、拉萨活佛的职权更加细分强化。
战役结束后,乾隆帝下令将参战的将军、大臣图形紫光阁,绘制了一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由乾隆帝亲自作序,曰“今平定廓尔喀之功臣,予亲赞者十五,余命儒臣为赞者十五,以成三十数”。
公元18世纪前期,在尼泊尔境内分布着数十个互不统属的部族,居住在加德满都谷地的阳布(今加德满都)、廓库穆(今巴克塔普尔)、叶楞(今拉利特普尔)的三部落在雍正时期遣使入贡中国,清人则依藏语读音称之为巴勒布。
公元18世纪后期,居于巴勒布西北的廓尔喀部族兴起,廓尔喀人首领-普利特维·沙阿的领导下,趁巴勒布内部渐次将巴勒布三部落侵夺,周围二十余处部落,全行占据”。
公元1769年,廓尔喀迁都至巴勒布的阳布,形成了统一的廓尔喀王国(又称尼泊尔王国)。
由于廓尔喀境内高山密布,地狭人稠:国内之民难于自给,亦必别觅出口,使得他们迫切要向周边扩张领土。
公元1777年,拉纳·沙阿继承王位后,他的叔叔巴哈都尔摄政,直将矛头指向西藏。
★却朱嘉措的出走:
乾隆45年(公元1780年),第六世日喀则活佛在北京圆寂,由活佛的哥哥、扎什伦布寺总管-仲巴呼图克图护送活佛灵柩返回札什伦布寺,乾隆帝、王公贵族赏赐、供奉了大量的金银宝物-“无虑数十万金”、“珍宝不可胜计”。
仲巴呼图克图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他是噶举派的第十世夏玛巴·却朱嘉措(清代文献称为沙玛尔巴),他与信奉格鲁派的仲巴呼图克图关系不和。仲巴呼图克图将乾隆帝赏赐的财物“悉踞为己有,既不布施各寺,番兵、喇嘛等亦一无所与”。可是却朱嘉措却垂涎财物已久,后来因财物分配不均,心生怨恨,他便借着朝拜佛塔为名出走廓尔喀。
廓尔喀王室尊崇佛教,便与沙玛尔巴交好,之后沙玛尔巴教唆廓尔喀入侵西藏,告诉廓尔喀扎什伦布寺拥有大量清朝廷赏赐的金银财宝,怂恿廓尔喀洗劫扎什伦布寺。
★藏尼银钱贸易:
清代时期西藏使用的银钱原先是藏人将白银交给巴勒布人,委托他们铸成巴勒布银币(藏语称为章噶),然后把银币再运回西藏。但是贪婪的巴勒布人在铸币材料中掺杂了铜、铅,把铸好的钱币运回西藏换取纯银,以谋取厚利。之后,廓尔喀兼并巴勒布各部后,重新接管铸造新钱,银币的成色比之前的巴勒布高,便要求西藏将廓尔喀新钱一圆折成巴勒布旧钱二圆,西藏认为这样的折价有失公允,便拒绝。
乾隆53年(公元1788年)5月,廓尔喀致书西藏噶厦:
“藏内所用钱文,皆我巴勒布镕铸。此后但用新铸钱文,旧钱不可使用”;
“西藏与巴勒布接壤之“聂拉木、济咙二处,原系我巴勒布地方,仍应给还。倘有理论,可遣人来讲”。
西藏噶厦回复廓尔喀:新铸的钱数量甚少,不足以流通,仍将新旧银钱混用;聂拉木、济咙二处俱系西藏地方,并无疑议;现在天气炎热,待立冬时再派人前往与之理论。但噶厦未向驻藏大臣禀告此事。加之西藏官商经常对巴勒布货物任意加收税项,并向贩往巴勒布的食盐中掺土,廓尔喀怀恨在心,于是决心入侵西藏。
在尼泊尔的文献记载与中国有出入,尼泊尔声称廓尔喀同西藏发生银钱纠纷后,摄政巴哈都尔·沙阿希望同西藏噶厦政府签订新的贸易协议,但是遭到了西藏噶厦政府的粗暴拒绝,并被警告廓尔喀不要动用武力;廓尔喀第二次派往拉萨的使团又遭到扣留,因此巴哈都尔·沙阿非常的愤怒,决定入侵西藏,从而引发了战争。